
本網訊(通訊員:熊子貝)3月21日,神龍小學 熊子貝老師以“十年后的理想生活”為主題,精心設計并組織的一場別開生面的心理繪畫游戲——《十年之后》,開啟了一場獨特的心理探索之旅。她引導學生們在短短兩分鐘內,迅速勾勒出腦海中十年之后的理想場景。隨后,畫紙在小組內依次輪換傳遞,學生們在彼此的畫作上進行創(chuàng)意補充。然而,這一過程卻逐漸暴露出溝通隔閡與情感壓抑等深層次問題。
在總結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想要星空,他們畫了海底”“我夢想有間田園小屋,他們卻將樹屋改成了學校”……熊子貝老師敏銳地抓住這些偏差,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模糊不清的表達,其實正是我們心理困境的一種縮影。只有主動、清晰地溝通,才能讓外界真正讀懂你內心的世界?!?/span>
也有同學表示收回的畫作正是自己所想,甚至超出自己的預期。想要成為醫(yī)生的女孩匆忙勾勒聽診器的輪廓,向往星空的男孩潦草畫出火箭尾焰,尚未完成構思的學生果斷標注“未來法庭”字樣,收獲同伴添繪的法槌與天平?!袄L畫是思維的顯影劑”,熊子貝老師指出,“有人因表達遲疑錯失主動權,也有人抓住重點,直接明了地表達,從而獲得助力?!?/span>
熊老師憑借多年的教學經驗指出:“繪畫就像是一面鏡子,能將我們內心的想法和情緒真實地投影出來。而這種游戲化的互動方式,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們的心理防御機制,讓那些隱藏在心底的情緒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來?!?/span>
神龍小學一直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問題,自2023年起,神龍小學就大力推動繪畫心理測評項目,在建立個體心理檔案的基礎上,同步引入繪畫心理團體輔導模式,構建“測評—干預”一體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通過“情緒樹洞”“自畫像涂鴉”等主題繪畫活動,學生在團體創(chuàng)作中自由表達情感,心理教師則通過畫作色彩、構圖等元素動態(tài)捕捉群體心理特征。
神龍小學校領導介紹道:“這些看似簡單的畫作,實則是一套精準的危機預警系統(tǒng)。就拿2024年來說,通過繪畫篩查成功鎖定了幾例高風險個案,經過學校與家庭緊密聯合的干預措施,這些危機均得以成功化解。老師們借此巧妙地將學生們主觀的心理感受轉化為可量化的評估指標,為更科學地了解學生心理狀況提供了有力支持。”
編輯: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