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技:如何由“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
一方面是國際市場的日漸飽和,另一方面是國內(nèi)市場的不溫不火,“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是中國雜技長期面臨的一個尷尬處境。 2016年7月,上海雜技團“走出去”品牌優(yōu)秀劇目——雜技劇《十二生肖》在國內(nèi)亮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雜技團走出國門。......
2018-01-21
多枝燈:若乎火樹百枝煌煌
圖一 圖二 多枝燈是將許多件單盞燈組合在一起的燈具。它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期,西漢時已不罕見。有些多枝燈是用行燈形式插接的,如廣西合浦風門嶺西漢墓出土的四枝燈。而多數(shù)的多枝燈的燈盤是分層錯落安置,點燃后燈火交相輝映,異常明亮。 ......
2018-01-21
如明月春水如薄冰綠云——再談唐宋越窯“秘色瓷”
中國是南海最大沿岸國。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就有一條從中國東南沿海,經(jīng)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
2018-01-21
乒乓球博物館2017年底將在上海建成并試運營
據(jù)《勞動報》報道,9月20日,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主席托馬斯·維克特到訪上海體育學院,出席國際乒聯(lián)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陳展設計方案匯報會議。記者獲悉,目前博物館建設已經(jīng)進入樁基施工階段,預計至2017年底建成并開始試運營。 ......
2018-01-21
最美野長城被破壞調(diào)查:我們會失去長城嗎
小河口長城的修繕完成于2014年,這一工程最后所呈現(xiàn)出的效果和影響,對于古長城保護的業(yè)內(nèi)人士來說并不陌生,也不是新鮮事兒,他們氣憤卻又無奈,近兩年來這段長城的修復工程不斷被私下討論。只不過到了今天才被網(wǎng)絡曝光,才被網(wǎng)友集體質(zhì)疑。 ......
2018-01-21
300余珍貴文物齊聚國博憶長征
9月22日,“信念·精神·傳承——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型館藏文物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廳里,以往炫酷的聲光電設計沒有了,吸引關注的互動區(qū)也取消了,300余件文物成為絕對主角,安靜地將長征故事娓娓道來。......
2018-01-21
嶺南最早古代墓葬被發(fā)現(xiàn)出土人骨化石距今13500年
近日,廣東省考古所聯(lián)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廣東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重要遺址——英德青塘遺址進行主動性課題發(fā)掘。......
2018-01-21
老人用樹須草根畫出四大名著
根須作品 9月21日,“根須作畫,聞所未聞。”“惟妙惟肖,真的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苯瘢?1)日,在瀘州民間藝術品展上,看到不少專家、市民都對用樹須、草根所作的四大名著巨作畫贊不絕口。......
2018-01-21